发布日期:2025-04-19 22:18 点击次数:115
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16亿元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、高质量承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……过去一年,广州锚定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目标,把重农强农兴农富农的责任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中杠杆配资炒股平台,多项“三农”工作成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、领跑全国。
2025年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市委农办主任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世通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,广州交出了一张张难中有为、干中有成、稳中有进的厚重答卷,围绕“拼经济、保安全,办全运、提品质”,要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,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扬优势,为广州在全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“三农”力量。
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农村改革
南都: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强化“百千万工程”战略引领,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广州如何稳中求进,以改革为动力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?
李世通:去年,广州“三农”再创多项“增长”新成效:粮食生产实现面积、单产、总产“三增长”,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16亿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,增速连续17年快于城镇居民;国家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考核实现“三连优”,获11个部委联合通报表扬。
这背后既有创先的新作为,也有创新的新突破。广州试点农村产权“交易鉴证+”探索金融增收模式,发出首批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书,提升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效率;创新农村“职业经理人”培育模式,激发乡村运营动力;创新建设“资产+地图+合同”全链条、“成员身份+股份权能+收益分配”全覆盖的集体资产管理服务平台体系;创新“土地连片整合+生产托管”“经营权入股+生产托管”等模式,推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提速进位。同时,首次承办国内农业界规模最大、最权威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,创下多个历届之最。增城区获评全省首个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,花都区入选全国首批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,等等。
今年,我们要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任务,奋力实现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目标,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,以系统完善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制度为路径,释放农村土地资源活力;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牵引,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动力;以深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支撑,健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,加快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,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、农村地区更加繁荣、农民生活更加红火,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中走在前列。
建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
南都:报告提出,要扎实推进十四个“强市”、五个“广州”建设,其中包括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,有何计划?
李世通:近年来,广州着力实施稳产保供提效、产业主体提质、特色产业提优和品牌市场提级“四大工程”,建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
一是扩产能、优体系。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连续5年增长并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。严格落实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夯实稳产保供基础。
二是强龙头、抓项目。国家级、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增量、总量均居全省第一,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数量超全省上榜总量1/4,5家农业企业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。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交易中心揭牌、黄沙水产中心完成竣工验收。
三是优特色、促融合。建强“1+1+N”现代花卉产业集群,花卉线上销售额全国占比超8%;打造观赏鱼全产业链,观赏鱼产量同比增长28%;新增授权植物新品种数量占全省64.35%;发布国内首个《中国预制菜工厂出口评级标准》,花都区获批建设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。
四是强品牌、拓市场。“粤字号”农产品品牌、绿色食品产品数量保持全省第一,加快建设广州(南沙)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,承办全国农业对外合作高质量发展推进现场会等重大活动,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。
接下来,我们还要聚焦高质高产,持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全力做好全运会产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。聚焦向上向新,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。聚焦三产融合,延伸农业全产业链。聚焦联农带农,推广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完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,让农民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。
全面深化市域内帮扶协作
南都:报告提出,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、强区、富民一体发展,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区域协调发展,并将纵深推进市域内帮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。广州如何做好下一步部署?
李世通:广州聚焦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问题,围绕推动优势互补、联动发展任务,统筹区的优势、镇的特点、村的资源,着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市域内“山海协作”样板,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加力提速。
一是强化纵向支持,实施“一团帮一镇”。推动94个市直 机关事业单位、市属(联系)企业、科研院所组团帮扶花都、从化、增城区31个镇(街),到2026年每个帮扶组团单位预算安排、筹措或帮助争取项目资金、消费帮扶等不低于100万元。据初步统计,目前导入项目超80个,筹集资金超5亿元。
二是强化南北互促,实施“八区包八镇”。推动8个区与花都、从化、增城区财政按比例,2025-2026年每年为8个山区镇提供资金帮扶。选派市、区优秀干部组建驻镇帮扶工作队伍。推进区域联动发展。现已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。
三是强化资源统筹,实施“百街扶百村”。推动帮扶区组织辖区街(镇)与对口镇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建立对口结对关系,引导综合实力较强的村(社区)、企事业单位参与结对共建,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各类经营主体帮扶。
四是强化社会帮扶,实施“千企兴千村”。推动组合式帮扶,2024年新增参与企业数量超500家,投入帮扶资金超2亿元,实现有帮扶需求的村结对全覆盖。
我们将持续巩固“一团帮一镇”“八区包八镇”“百街扶百村”“千企兴千村”等帮扶工作机制,落细落实平台建设帮扶、现代农(林)业帮扶、文体旅融合帮扶等10方面措施,全面深化市域内帮扶协作。
分层分类推进典型村培育工作
南都: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报告提出要持续建设典型村,广州将如何做?
李世通:广州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为牵引,着眼打造现代化岭南新乡村,从农村人居环境、产业发展动能、农村农民富裕等十个方面优化提升,分类推进 283 条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村建设。
去年,我们实施了典型村建设“标杆示范、达标提速、消薄补强”三大行动,把典型村建设融入区镇发展布局,串点成线、联村成片推动典型村片区组团发展,有序推进产村融合。在规划方面,以省定培育典型村为重点开展多规合一、多村合编、乡村群等新形态村庄规划编制,实施“1+9+3”乡村建设行动,建立动态项目库并滚动实施项目建设。在运营方面,建立人才库、资源库、项目库,创新培育乡村运营青年CEO,支持各类金融主体以“整村授信”“整村建档”等金融新模式参与建设。在投入方面,实施竞争性奖补政策,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超2000亩用于典型村建设项目,通过发动社会力量筹集超5亿元资金支持典型村建设。
今年,我们继续按照“抓两头、促中间”的思路,分层分类推进典型村培育工作。一是强产业。坚持运营前置,充分挖掘不同乡村资源的核心优势,因地制宜打造独有的特色品牌。二是提品质。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巩固农村厕所、污水和垃圾治理“三大革命”成效,积极开展村庄绿化、美化、亮化,让乡村增“颜值”、提“气质”、升“品质”。三是促改革。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国家级试点、新一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一批改革事项在典型村落地,全面激发乡村发展活力。
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
采写:南都记者 莫郅骅杠杆配资炒股平台
上一篇:期货配资炒股 新疆天业获控股股东不超过1.6亿元增持 2024年净利润增长108.83%扭亏为盈
下一篇:没有了